你的位置:大发快速回血上岸技巧 > 新闻动态 > 成小秦:一帧老照片背后的白云苍狗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9:14 点击次数:190
成小秦,1951年生人,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外文系;1980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英文系。先后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事翻译。1995年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书。
原题
一帧老照片
背后的故事
作者:成小秦
2022年3月下旬,以晶(辛亥革命功臣张凤翙将军之孙)传来一帧老照片:1953年5月22日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西北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。1911至1949年间,西北风云人物,一时际会。
一排左起:赵伯平(陕西省委书记),xxx(待查)、孙蔚如(“西安事变”发动者之一,继杨虎城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,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,时任民革陕西省主任委员)、杨明轩(参加五四运动,曾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,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)、张治中(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,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)、马明方(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)、张凤翙(辛亥革命后任陕西都督,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)、成柏仁(参加辛亥革命,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部长)、潘自力(陕西省委书记)、方仲如(陕西省委书记)。二排右三:赵寿山(“西安事变”发动者之一,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)
这帧老照片珍贵之处,在于民初(张凤翙)、国(孙蔚如)、共(马明方)封疆大吏同框,难得一见!
综观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,近五十年间,几度易代,王旗变幻。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,张凤翙、孙蔚如、马明方与诸多志士一样,投身于改朝换代,生死不顾,利害不计,勋绩彪炳寰区。
陕西于中国,为西北奥区,土厚俗朴,陕人多质直好义,重然诺,轻死生,车辚驷铁之风,历数千年而不衰。清末,内忧外患,全国有识之士群起,决心推翻专制,革新政治。武昌首揭义旗,孤军一呼,陕西与湖南义军率先响应。
当时,清室正派精锐禁卫军及北洋陆军,沿京汉路南下,以攻克武汉三镇,使革命政权难以立足。湖南继起,虽壮大南方革命的气势,但对于清廷用兵,无多大阻碍。陕军起于关中,不但高举北方革命的旗帜,而东出崤函,震撼中原,痛击清廷沿京汉南下各军,威脅其右侧,使其不敢贸然南下。这是辛亥革命中至关重要之役,幸赖张凤翙将军指示节制,从此风靡全国,满清二百余年的君主专制,不百日而推翻
《西北革命史征》载:张凤翙(1881~1958年),字翔初,咸宁人,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。归陕后,初为新军督练公所委员,擢参军,旋改参(二八)议兼一标一营营长,与钱定三、张伯英、党自新诸人称莫逆。辛亥新军起义,被推为临时大统领,攻破满城,复被举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,共和告成,任陕西都督。陆建章督陕时,奉调入京,任将军府将军兼扬威将军。
张凤翙将军戎装照
1949年,西安解放前夕,胡宗南胁迫张凤翙等蓍老流亡台湾,张将军回绝,携几位老友,潜行至兰州,开设安泰堂药店以谋生。兰州解放,彭德怀在陶乐春饭店宴请张凤翙诸老,并邀请他们返陕,服务桑梓。
1950年1月19日,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,彭德怀为主席,习仲勋、张治中为副主席,张凤翙(四排左一)、马明方(二排左五)等为委员
1950年6月,张凤翙(前排左一)出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
1954年9月,张凤翙(前排左五)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
孙蔚如(1896- 1979),名树棠,字蔚如,出生于西安灞桥“耕读世家”,自1917年加入陕西靖国军,历经护法战争、坚守西安、北伐战争等,1932年,因战功擢升三十八军军长兼第十七师师长。1933年,蒋介石令三十八军调汉中,与川军合围红四方面军,然而,孙将军深明大义,密函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:
“停战议和,共赴国难,一致抗日。”双方达成“汉中密约”。
民国二十二年(1933)春,武士敏、杨虎城、冯钦哉、孙蔚如摄于西安
1936年12月,
“西安事变”前夕,杨虎城召孙蔚如返西安,密商兵谏。孙将军沉毅多智,日夜在西安绥靖公署,协助张、杨掌控全局,并兼任西安戒严司令、军事顾问团召集人,确保计划万无一失。
张、杨仓促发动兵谏,未计后果,然而,促成国共合作,共赴国难。“西安事变”和平解决,杨虎城卸任,孙蔚如负责善后事宜,以谋略应对当局,稳定陕军。1938年7月,孙蔚如辞陕西省主席,转任第三十一军团军团长,率三秦子弟东渡黄河,开赴晋南抗日前线,临行跪别老母,盟誓:余将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,舍身家性命以拒日寇,誓与日寇血战到底!但闻黄河水长啸,不求马革裹尸还!
1939年2月,孙蔚如率第四集团军,坚守中条山,血战永济、蒲州城,六六战役等,将日寇阻在黄河以东。于右任先生词赞:中条雪压云垂,黄河浪卷冰澌,血染将军战史。北方豪士,手擒多少胡儿。
孙蔚如将军在武汉
1945年5月,孙蔚如将军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,6月,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,9月9日,在汉口接受日军投降,解除日伪武装30余万人。
1954年6月,马明方(前排右四)、孙蔚如(二排右三)出席西北行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
1956年10月,孙蔚如(前排右三)、韩兆鹗、张德生、成柏仁、唐洪澄、李合邦等与陕西省先进文艺工作者会议代表合影
马明方(1905~1974年),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,1935年初,中共陕北特委与陕甘边特委联席会议,将两个苏区联成一片,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“硕果仅存”的根据地,从而挽救中央红军于绝境。
1934年10月,瑞金陷落,中央红军被迫长征,一路突围、血战,抵甘南哈达铺时,仅存七千多人,前途渺茫之际,忽从邮政代办所报纸获悉,刘志丹部红色割据陕甘数县,“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,为匪主力部队,其下尚有十四个游击支队。此外各种小组区赤卫队等则甚多。”“现在陕北状况,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。”“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。”毛泽东阅罢大喜,遂与周恩来、张闻天等决定,残部改称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陕甘支队”,投奔陕甘根据地。
天赐良机,彼时,“西安事变”突发,中共绝处逢生,陕北十三年,蓄势待发,最终取天下,再次印证太史公言:“夫作事者必於东南,收功实者常於西北。” 信哉斯言!瑞金位于中土东南,照金(陕甘边)则在西北,所以,民间有“照金救瑞金”一说。
1947年,陕甘宁边区党政军领导合影。前排左起:林伯渠、贺龙、赵寿山、习仲勋、张邦英、曹力如;后排左起:王维舟、贾拓夫、杨明轩、马明方、马文瑞、姚静尘、常黎夫
1949年9月,马明方(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)任首席代表,率西北解放区代表团参加中国政协一届会议及开国大典
Powered by 大发快速回血上岸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